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 <<<<

不稍片刻,柳絮应门迎客,见是姜家姑姑,笑道:“姑母来了。”

姜姑母问:“二郎可回来了?”柳絮:“回了,在里头。

姑母找二郎可有什么事?”姜姑母笑道:“好事,天大的喜事。”

姜家人都长的高壮,姜姑母也是高高壮壮的,嗓门也大,一说话在后院也听得到。

柳絮两个女儿小跑出来抱住姜姑母两条腿:“姑祖母,姑祖母。”

姜姑母笑着掏出几个果子:“豆苗带豆芽去玩。”

黄氏听到人声,也起来相迎了。

姜姑母见黄氏神情恹恹,问:“这是怎么了?”黄氏将金媒婆说媒的事给姜姑母说了一遍。

姜姑母接过柳絮的水,哼了哼:“那金媒婆能说什么好亲事,你找她说亲,这不是要害了二郎?”黄氏是续弦,还是带两个女儿嫁过来的续弦,又没给姜家生下一儿半女,姜父还在时,黄氏就极怕这个姑姐,偶有上门也是缩头缩脸陪着笑脸说好话。

姜父去后,黄氏对这个姑姐更是言听计从,这会儿姜姑母说她,她是半句话不敢说。

姜河知道姑母是个说一不二的人,这事掰扯下去,肯定没完没了,阿娘见姑母又是老鼠见了猫。

便扯开话题:“姑母不是说有好事要说?”姜姑母一拍大腿,道:“我这是气糊涂,是有一件好事要说,我是来给二郎说门好亲事的。”

一听有好亲事,黄氏就来精神:“是哪家小娘子?人怎么样?可会嫌弃二郎?”姜姑母从鼻子里喷出一口气:“胡说,二郎哪里让人嫌弃了?”黄氏悻悻闭上嘴。

姜河皱眉问道:“姑母说的是哪家小娘子?”姜姑母清了清嗓子道:“是与姑母家住同一巷子里的赵木匠家的外甥女。”

姜姑母嫁的是镇上的万家,万家住在东长街乌石巷,与姜家是一东一西,离着四五里路。

姜河年少时喜欢走街串巷,没少去万家。

对于赵木匠家倒没什么印象,“姑母说详细些。”

姜姑母喝了口水,道:“那小娘子姓温,是赵家娘子的外甥女,长得跟天仙似的,保管这镇上找不出第二个来。”

“真有那么好看?”黄氏问道。

姜姑母点头,回忆温小娘子的美貌,她眼里竟然露出一丝色眯眯的味道,她一个妇人见了都酥了半身骨头,二郎见了肯定也喜欢。

黄氏问:“这般貌美的小娘子怎没个亲事?”还能便宜二郎不成,这句话黄氏没敢说出口。

姜姑母叹气道:“她也是个命苦的,十一二岁就没了爹娘,前几日那自小定了亲的婆家来退亲,说是她克亲,说什么也不愿结这门亲。”

黄氏惊道:“是个克亲的。”

姜姑母没好气地道:“你怕克?”黄氏看了一眼姜河:“我这是怕她克二郎。”

“我呸!命薄的才怕克。”

姜姑母问,“二郎你说句话,你愿不愿意?”这熊崽子要敢说不愿意,她定将这桌子掀了。

那温小娘子长的那么美,要不是自己的儿子娶妻了,真想娶回家给自家做儿媳妇。

就那样一个美人放在家中,就是什么也不干,看着心情也是好的。

姜河有些无奈,自家姑母说的好像对方已经同意似的,而且人家姑娘那么好,能看得上他吗?“姑母,那温小娘子……”姜姑母:“这事你就说你愿意不愿意吧?”姜河点头,他有什么好不愿意的,只要是正经人家的小娘子就好。

上次王猎户家的闺女,他以为人家愿意,上门去见人家,结果嫌弃他家里人多。

要他与继母大嫂分家各过各的。

姜河回家后,便说两人没有缘分。

而黄氏以为儿子嫌弃王小娘子脸上长大痦子,姜河也没解释。

姜河想着家里大大小小六口人,人家姑娘未必愿意,姑母爱折腾就折腾吧,之前也说过几个小娘子,一听他打死过人,不说叫媒人上门,还害姑母跟人绝了往来。

姜河:“只是有一点,别瞒着人家小娘子。”

姜姑母:“这点我知道,再说这人家也住在镇上,想瞒也瞒不住。”

.姜姑母得了侄儿的准信,立马就要回去。

恰时柳絮端了盘豆芽菜出来:“姑母吃完饭再回去。”

姜姑母:“不了,出来时就跟你表嫂说过了,要回去吃。”

姜河目送她的背影消失在街口,这才回转身关了门。

柳絮在院内忙前忙后布置碗筷,黄氏坐在桌前一脸不快。

柳絮:“阿娘何必多想,二郎的亲事有了着落,是件高兴的事。”

黄氏看着貌美的大儿媳,心里暗叹:大郎是个没福气的,早早走了。

姜家就剩二郎这根独苗,他娶个克亲的回来,要是把自己给送走了,那家里就一屋子女人了。

“你忙了一天,坐下歇歇,你说二郎这门亲事怎么样?”柳絮笑道:“姑母总不会害二郎,那温小娘子人品自然是好的。”

“我不是说人怎么样。”

黄氏看了眼姜河那屋,低声道:“我这不是怕二郎有个三长两短,你姑母那个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。”

柳絮:“请媒婆说亲,三书六礼这里面不是有合八字一说,到时候请人看一看,两人要是不合,姑母也不会硬撮合这门亲事。”

黄氏笑了:“没错,是这个理。”

柳絮站起身,喊道:“二郎吃饭了,豆苗豆芽快出来洗手吃饭。”

.夏日的雨来的快去的也快,昨晚跟倒什么似的,一早起来却见天空蓝汪汪的。

赵家娘子赵秀月起床时便将被套拆下来,一边念叨着要把被子收起来,被套拿去河边洗洗。

丈夫田逢春站在床边系上腰带,闻言看了妻子一眼,道:“前两***不是念叨说要去城西赶集,今日是初九。”

每逢三、九日,临水镇附近农户小贩就会前往城西赶集。

赵秀月:“我倒是给忘了,天热了,今年的夏衣还没做,要去扯几块布回来,给阿楹她们一人做一身夏衣。”

田逢春道:“你自个也做一身,我就不用了。”

赵秀月打量了一下丈夫:“哪有你这样的,你这几身衣服都穿好些年了,不做一身新的,这邻里都说我不会做娘子,欺负你这个老实人。”

田逢春抓着妻子滑嫩的手:“你管她们说去,你和孩子穿的光鲜,我就高兴,说明我有本事能让你们过好日子。”

赵秀月想到丈夫十几年如一日对自己,心里就甜滋滋的,靠在他胸前:“你也对自己好些。”

田逢春道:“我有的吃有地方住,又有你给我生儿育女,操持家务,已经够好了。”

对于田逢春小时候的经历,赵秀月心疼不已:“那早食给你做大肉饼。”

田逢春作辑:“多谢娘子。”

赵秀月嗔了一眼丈夫,让他把被子收好,自己去做肉饼。


更新时间:2025-07-04 16:00: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