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欢赵烈高澄 最新章节免费阅读_高欢赵烈高澄 热门小说_高欢赵烈高澄 完整版小说阅读_高欢赵烈高澄 全文免费阅读
高欢赵烈高澄是作者丁先小说《魏晋南北朝之东魏风云》里面的主人公,这部作品共计27859字,更新日期为2025-09-22 09:48:26。在本网【zz6d.com】上目前已完结,构思新颖别致、设置悬念、前后照应,简短的语句就能渲染出紧张的气氛。内容主要讲述:天平元年深秋,迁都的队伍终于抵达邺城。 比起洛阳的恢弘壮丽,邺城的宫阙带着几分仓促修缮的痕迹。元善见的御驾刚驶入北门,就见...

魏晋南北朝之东魏风云第2章精彩内容

天平元年深秋,迁都的队伍终于抵达邺城。 比起洛阳的恢弘壮丽,邺城的宫阙带着几分仓促修缮的痕迹。元善见的御驾刚驶入北门,就见街道两侧站满了披甲的士兵,铠甲在夕阳下泛着冷光,百姓们被拦在街角,远远望着这支浩荡的队伍,眼神里有好奇,更多的却是畏惧。 “陛下,这便是新的皇宫了。”高欢骑马跟在御驾旁,声音透过车帘传进来,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。 元善见没有应声,只是指尖无意识地***车壁上的雕花。车窗外掠过的宫墙斑驳,墙角的秋草已经泛黄,风一吹便簌簌作响,像极了洛阳宫里那些老太监的叹息。 御座设在原相州刺史的府衙里,高欢让人将正厅翻新了一遍,金漆涂柱,锦缎糊墙,却总透着股刻意堆砌的局促。元善见坐在龙椅上,看着阶下按品级排列的大臣,忽然觉得这场景像场荒诞的戏。高欢站在百官之首,腰杆挺得笔直,他的目光扫过谁,谁的头就埋得更低些。 “陛下初临邺城,当颁诏安抚民心。”高欢的声音打破了沉默。 元善见颔首,王德全早已捧着拟好的诏书上前。他接过朱笔,指尖悬在纸上迟迟未落——诏书上的每一个字,都是高欢的心腹拟定的,连年号“天平”,都是高欢说“天下需天平,故取此二字”。 他终究还是落了笔,字迹尚带着少年人的青涩,却力透纸背。 退朝后,元善见被引到后宫。所谓后宫,不过是原刺史家眷的院落,几株老槐树挡在窗前,落叶堆满了台阶。王德全指挥着小太监清扫,嘴里念叨着:“奴才这就让人把窗纸换成新的,再摆上几盆菊花,陛下看着也舒心。” 元善见走到窗前,推开木窗。墙外传来士兵操练的呼喝声,隐约能看见高欢的府邸就在街对面,门楼比皇宫还要气派。他忽然想起在洛阳时,母亲曾指着史书告诉他:“我元氏子孙,当以孝文皇帝为榜样,治国平天下。”那时他信以为真,如今才懂,有些天下,早已轮不到他来治。 入夜后,王德全端来汤药。“陛下近来总咳嗽,太医说这是水土不服,得好好调理。” 元善见接过药碗,苦涩的药味直冲鼻腔。他刚喝了一口,就听见院外传来喧哗。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跑进来:“陛下,高将军带了些舞姬来,说是给陛下解闷。” 高将军是高欢的长子高澄,今年才十三岁,却已跟着父亲在军营里混得熟络。元善刚放下药碗,就见高澄带着十几个衣着艳丽的女子闯进来,身后还跟着几个佩剑的侍卫。 “陛下在喝药?”高澄大大咧咧地坐到桌边,拿起一块糕点塞进嘴里,“这邺城虽比不得洛阳繁华,美人还是有的。” 元善见看着他,这个比自己还小两岁的少年,眼神里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
全部章节
全文阅读

猜你喜欢